当前位置: 首页 > 国资要闻 > 通知公告
 
岳阳市国资委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编稿时间: 2025-03-31 11:08 来源: 市国资委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国资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中央、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将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融入国资国企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中。通过深化依法监管和提高依法治企水平,为国资国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切实履行法治建设主体责任。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市国资委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法治顶层思维建设,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理论学习。推动全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深刻领悟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要义,吃透基本精神、明确工作要求,掌握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抓好法治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是周密部署安排。市国资委领导班子始终把普法工作放在中心的大局重要位置,树立普法工作负总责的思想,健全组织机构,主抓落实人员到位。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我委发展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和法治督查反馈的问题。把法治建设重点工作纳入市国资委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将依法监管与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定期跟踪法治建设重点工作进展,及时掌握新情况、把握新动向、研究新问题、调整新策略。将法治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及时验收工作成果。做到了年初有规划,实施有步骤,推进有督查,完成有考核。

  三是强化督导实施。市国资委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积极谋划参与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牵头制定年度法治工作要点,并将其纳入全委工作规划,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牵头研究推进法治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合规管理、法治考核、重大风险处置等法治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做到重要工作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诉讼案件亲自督办。努力提升全体干部职工依法办事能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四是规范履职行为。市国资委领导班子切实规范履职行为,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不得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相关制度,充分认识到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严重危害性,筑牢思想防线,切实增强维护司法公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决策中,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办事,涉及到法律问题的事项,充分听取法律顾问和法务部门的意见建议,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注重加强对国资委干部职工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要求大家严守制度红线,严格工作纪律和廉洁纪律,规范履职。积极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建立了常态化的工作联系机制,及时了解企业涉法涉诉情况,为司法机关依法办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鼓励企业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法律纠纷问题,引导企业尊重司法判决,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维护司法公正。

  (二)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法治建设工作督导效能。

  一是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全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督导监管企业强化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是坚持依法决策,完善制度体系。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强化重大决策的法律论证,规范法治审查工作流程,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核机制,健全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确保决策程序正当、过程公开、决策内容依法合规。依法依规出台了《关于加强市属监管企业、双重监管企业和县市区国有企业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市属国有企业主业定位、产业方向发展目标>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投资监管工作的通知》《监管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暂行)》等制度文件,同时依规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加强法律顾问把关,聘请法律顾问为委机关重大决策行为和规范性文件出台提供法律意见,为实施国资监管和企业改革发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是优化完善统一国资监管大格局。强化系统观念、统筹谋划,打造以管资本为主,分类监督、闭环管理工作机制。针对市属国企构建事前制度规范、事中跟踪监控、事后监督问责的全链条监管新机制;创新中心城区国有企业监管机制,厘清工作边界,形成了市国资委管资本为主、所属区管委会管日常为主的双重监管工作办法;进一步明确国资委监管事项清单,强化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企业资产信息化管理,充分运用国资在线监管系统,加强企业资产信息的动态管理。

  四是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健全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体制机制,研究出台《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履职专项考核办法(试行)》《联合监督检查工作暂行办法》两项创新性制度,建立健全了市属国有企业统一纪检监督工作大格局;建立经营风险月提示制度,针对性指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国有资产管理风险、债务风险、对外投资风险等,并督促各监管企业高度重视,积极整改,逐步实现监管与被监管良性互动的工作闭环;建立健全综合监督体系,推进建立“业务监督、内审监督、出资人监督、责任追究”四位一体国资监督工作闭环。进一步探索创新监管方法,重点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重大法律纠纷案件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国有资产在监管中实现安全零风险。

  (三)突出重点要点,全面提升国资系统法治水平。

  一是严格落实学法用法制度。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等法律制度文件,组织委机关干部和企业人员开展法律专题培训3场次,系统宣讲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组织全体在编干部积极参加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实现参学率、优秀率均为100%。

  二是落实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健全外聘法律顾问制度,规范外聘法律顾问管理,强化外聘法律顾问工作机制运行。完善委法务部门会同外聘法律顾问协同工作机制,开展合法性审查,将法律审核有机融入决策程序,确保重大决策、重大事项100%合法性审查。发挥法律顾问在国资国企法治建设、依法履职行权、有效化解涉诉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全年法律顾问参与57次。

  三是营造依法治企合规经营的良好氛围。开展2024年度普法培训工作,指导企业结合“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普法宣传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化的专项普法活动,推动“法治国资”品牌向纵深发展。

  四是抓好以案四促专项行动。积极响应市纪委关于“以案促学促改促建促治”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高度重视,积极调度,层层压实责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6月12日,市国资委党委召开国资系统“以案促学促改促建促治”专项行动警示教育大会,6月24日,委机关召开以案促学促改促建促治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增强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责任感紧迫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

  (四)坚持法治化导向,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工作。

  一是深化法治国企建设。深入推进监管企业法治建设工作,贯彻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党委对依法治企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法务机构审核把关机制,细化普法内容和措施标准,确保普法责任可量化,可考核;组织开展法务督查指导工作,检查企业法治建设工作进展,排查企业法律风险隐患,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工作实效。

  二是加强公司章程的规范化管理。突出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统领作用,通过章程规范各治理主体权责关系,落实党建入章程,确立党组织研究为“三重一大”的前置程序;根据新《公司法》及国资监管要求,起草《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市属监管企业公司章程指引模板》,规范公司章程制定修订工作,全年完成8家监管企业章程制定、修订工作。其中以参股水利水电公司章程审核修订定稿最具代表性,探索了新的法律法规及国资监管要求下公司章程的制定修订原则问题。

  三是积极推动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印发《2024年监管企业“合规体系建设深化年”专项行动方案》及《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表》。细化合规管理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建立了合规体系建设有效性评价机制,将合规管理工作纳入企业年度绩效考核内容,督促监管企业按节点完成工作目标。

  四是推动监管企业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推动市属国有企业规范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权责清晰、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提高规章制度建设质量,完善企业治理体系。组织对监管企业现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摸排和系统梳理,督促指导企业制定、修订和完善制度文件146件,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对企业法治建设情况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整改,形成闭环,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五是强化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督促企业落实法律审核,要求企业规章制度、重要经济合同、重要决策事项,三项法律审查全覆盖;突出风险管理导向,强化案件管理,完善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对案件反映出的企业经营管理突出问题、重大风险进行提示,常态化调度监管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进展情况,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指导和督办,全年累计处理196件诉讼纠纷案件,其中标的在500万元及以上案件38件。

  六是以法治护航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督促企业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重信守信用信的浓厚氛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政策惠企宣传。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委法治建设工作一方面对上年度遗留的制度建设、外聘律师管理、法律纠纷案件管理等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和重构,依法监管、依法治企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照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指导国资国企改革实践、推动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二是监管企业既懂专业业务、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法治人才相对匮乏,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国资系统法治教育的深度广度还有待加强,法治宣传方式还需要多样化。

  上述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一方面,从客观上看,随着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推进,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给依法监管带来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从主观上看,部分单位和部门对法治建设重视不够,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存在重业务轻法治的倾向。

  三、2025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强化思想建设,注重法治教育。加强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上求实效。同时以增强法治意识、建设法治文化为着力点,完成“八五”普法收官,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在国资系统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完善监管体制,提升监管水平。继续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出资人管理办法、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等制度,推动外部董事制度的建立,强化董事会规范化运作。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企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建立闭环管理流程,加强对企业资产信息化管理,提高对企业资产运营的监管能力,进一步创新制度建设,推进新形势下国资监管职能优化。

  (三)推进合规管理,强化风险防控。持续推进监管企业加强合规管理,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机制、考评机制。指导企业落实重大经营决策合规审查要求,加强对企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合规管理,及时发现和整改合规风险及问题,确保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强化风险防范,探索法务、合规、内控、风险融合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继续加强法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复合型法治人才引进力度;推进企业建立完善多层级企业法治人才培育体系,打造国有企业普法培训、法治工作培训交流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涉外法律专项培训;通过跟班学习、专题培训等,强化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切实提高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履职、依法监管的能力水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